第4110章 新浪潮(2 / 4)

老孙依稀记得,《流星》是翻唱自国外的什么歌。

《流星》翻唱的是酷玩乐队的《yellow》,不过,这是百代要求郑均翻唱的,主要是为了推广酷玩乐队。

至于,把郑均打造成什么国际艺人,那都是画大饼。

郑均自己也没想过那回事。

出海,不累吗?

他既然没有周利军那个牛逼,又不想年头忙到年尾,还是歇着吧。

他又不是不了解国外的环境。

他的英文贼溜。

当年,如果没有成为歌手,他大概会成为一名留学生。

累?

李杰还真的一点都不累,相比于海外专辑宣发,摩登天空的事,他反而更上心一点。

海外销量的好与坏,他只有一个态度。

爱卖卖。

不卖拉倒。

就是这么硬气!

与之相反,摩登天空的那些事不能这么干,发掘、培养一家独立厂牌可比写歌累多了。

这不。

今年的音乐节又要办了。

第二届摩登天空音乐节的举办地点不在燕京,也不在申海,而是选择了摇滚重镇金陵。

是的。

经济更发达的申海,反倒不如金陵。

那里太小资。

什么华夏摇滚?

土摇罢了!

这句话也不完全错,有些乐队的编曲,确实很烂,非常烂,烂俗至极!

类似的现象后来还蔓延到了电音圈。

那曲子,土嗨土嗨的。

李杰要做的就是培养一些有潜力的乐队,编曲什么的,可以学。

国内在音乐基础教育这一块,的确不怎么样。

什么音乐课?

音乐老师今天生病了,上数学!

上语文!

上英语!

没有足够的土壤,自然培养不出足够多的优秀人才,90年代,国内经济又不太好。

学音乐的,基本都是有钱人家的小孩。

基数太少。

而且,这些人也没有必要靠音乐为生,很多都是学一学,培养一下小孩子的兴趣。

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

很多想学,想进入行业的人,反而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钱去学。

如今在燕京混的乐队,不少人都是‘二把刀’,混子太多。

所以。

李杰在投资摩登天空之后,又大手一挥。

迷笛。

投!

师资给我加码!

不能凭热爱,不能用大义绑架那些老师,那不成了道德绑架?

梦想要有,面包也要有,总不能让别人白打工。

乐器也给我买起来!

李杰再次发动‘面子果实’,从雅马哈要来了大批的赞助,鼓、电子琴、吉他、贝斯,统统赞助。

鼓,20套。

电子琴,40架。

吉他、贝斯各30把。

音箱赞助了十几套,如果全靠买,价值几十万,雅马哈本来是想赞助一百万的。

但,李杰没要那么多。

要太多了,它没地方放啊。

迷笛现代音乐学校的日子也不好过,它也沾上了摇滚的病,穷摇模因也传到了迷笛身上。

不仅乐器买不起,校区面积也不大。

有了李杰这个大金主入股后,什么租?

买!

买地!

盖楼!

四环外,远是远了一点,但现在买地,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只要沾上燕京两个字,地价都会涨。

给我盖两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三栋宿舍!

操场也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