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各自的未来一个月后。陈晓鸥找到了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虽说没有了双休,没有了各种补贴,但工资只降了四分之一不到。如果业绩不错,工资或许还能比之前那份工作更多一点。唯独不好的就是经常加班。一天八小时,那不可能。十个小时起步。双休变单休。天天忙得晕头转向。不过,忙起来也不完全是坏处。陈父陈母再催婚,她也有了理由。我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相亲?……纽约。回到纽约之后,林平平找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拿过高薪,那些薪水太低的工作,她压根看不上。她不想当低价劳动力。左右积蓄还有,她也不是特别着急。连续碰壁了两个多月,她决定出去旅游一趟,换个心情再说。那些老外,明明是性别歧视,还有种族,非要说条件不适合,真以为她不知道?她还不信了,凭借她的履历,还能找不到一份工作?然而。工作真没有那般好找。旅游归来,碰壁的,仍旧会碰壁。林平平之前能有那么高的薪水,一部分跟外派有关,另外一部分跟她的背景,也有一点关系。在阿美瑞卡本土,她没什么关系,想要再找那么高薪的工作,难度呈几何级上升。兜兜转转半年,林平平只能向下兼容,找了一份月薪2000多美刀的工作。从大区经理一跃成了普通职员,心理落差,不可谓不大。如果扣除商业保险等开支,到手的薪水只有1600美刀。放在国内,1600美刀,绝对算是高薪,但她人在国内,挣的是美刀,花的也是美刀。那点钱,就不够看了。纽约的物价可不便宜。不得已,林平平只能节衣缩食,买大别野的梦想,也要暂时放下。房租、伙食、通勤、日常开支一扣,一个月存不下来200块,拿什么买?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了一些,但林平平并不后悔。国外的空气都是清甜的。赖,也要赖在这里。况且,真回去了,别人会怎么看?灰溜溜的回家,那可不是她林平平做出来的事。即便要回,也得是衣锦还乡!就像上次那样。这次要回去,必须要更成功。……燕京。群英川菜馆。林一达正在对妻子做着最后的挽留,他跟朱群英是在下放时认识的。彼时,林一达的身份很敏感。农场的人,很冷漠,所有人都不敢接近他。他和群英就是那时候认识的。起初,两人没有见过面,林一达只知道自己每次打饭,掌勺的师傅都会给他多打一点。每一次都是如此。林一达很好奇,但食堂有一道面板隔着,仅有一道小窗口。他只能看到一双打饭的手。那只手,应该是一个女人,一个比较年轻的女人。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两人认识了。群英不嫌弃他的身份,毅然跟他结了婚。在父母反对的情况下!那个年代,一个农村女孩,敢违背父母之命,跟林一达在一起,他心里无比的感动。再之后。他爹平反了,林一达回城的时候,并没有抛弃群英,而是带着她一起回了燕京。群英只是一个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农村女子。林一达的父亲是高干,母亲是高级知识分子,他和妹妹林平平都是大学生。一家人只有群英学历最低。小学都没有读完。得知群英是自己的儿媳妇,父亲虽然也有点排斥,但很快就接受了群英的存在。毕竟,患难见真情。而他的母亲,很不喜欢群英,一直把群英当住家保姆使唤。回京的前几年,群英过得很艰难,好在林一达对她很好,即使在婆婆那里受了委屈,群英也能忍受。然而。时移世易,时间久了,感情也会变。尤其是林一达的官,越做越大。真正的转折点是林一达前往企业担任一把手,从那开始,林一达的应酬越来越多。常常夜不归宿。某一次,群英从他的西装里发现了一张照片。林一达跟一个年轻姑娘的合照,那个女人扒在他的肩头,笑的比花儿还灿烂。那一次,两人难得的大吵了一回。接着。两人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几乎没有话题。只有在怀孕那段时间,林一达回家比较勤快,生下林家长孙后,林一达又常常夜不归宿。80年代末,林一达选择下海。然后,他回家的时间更短了。虽然群英读的书不多,但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