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灞水之败后,西凉联军各部溃散。
队伍保存最完整的,反而是被长安军团冲击的韩遂部人马。
他和陇西八部的败军合兵一处,差不多三万多人,直接选择了走街亭返回陇右,刚好还避开了被楚军堵住散关。
就这样,韩遂带着这批败军,率先退回了陇右。
就在士颂兵进散关,做最后的整休时,他的部队,来到了冀城。
冀城太守,陇右诸郡的实际掌控者韦康,此刻,依旧恭恭敬敬的带着杨阜、赵昂等在这里,迎接西凉败军。
“拜见凉王。”
韩遂头发已经花白,身上那股志得意满的神情,早已消失不见。
他倒是没有托大,而是翻身下马,双手扶着韦康,发出了一声叹息。
“败军而回,让韦太守,笑话了。”
韦康对韩遂的态度不错,毕竟韩遂其人,也算是雍凉境内,少有的读书人军阀。他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那士颂,昔日三次大败于魏武,如今不依旧卷土重来,大王乃我雍凉豪杰,不可一战,失了心气。”
“我陇右军民,定然和西凉群雄,同进退,共荣辱。”
韩遂没有想到,从前大家不怎么信任的韦康,在自家大败之际,依旧还能如此坚定的支持自己,站在他们这边,颇为感动。
而后,在韦康等人的热心邀请下,进入了冀城。
其实韦康做出这番表态,也是在内部商议过许久的。
在西凉联军大败之时,他就把自己最为信任的杨阜、赵昂召集过来,问询策略。
“义山兄,论眼光智谋,你都是我西凉一等一的人物。”
“这次马腾韩遂联军大败,我是否应该趁机带着陇右,投效楚国?”
一开始,他是害怕的,觉得士颂的楚国大军即将杀过来,这时候,他想要归顺投降士颂了。
反倒是从前很积极和蒋干对接联系的杨阜唱了反调。
杨阜说:“不可。现在传回来的消息,是真是假且不论。就算是真的,西凉军十八万人马啊,那士颂不过五万人,再加上长安城里的军队五六万人,又能击杀多少。”
“西凉联军即便是败了,也会有一大批败军退回来。”
“而且西凉军能跑回来的,多是骑兵,速度又快,定然能先于楚军到达。”
说着,杨阜摸了摸自己的额头,略略思索,还是觉得直说比较好。
“我陇右诸郡,得太守仁政,休兵养民。”
“但也正因如此,我陇右之军,不过万余人马,即便是临时拉百姓凑数,凑起三五万人,又怎么可能能挡住西凉败军。”
最后,杨阜面色一沉。
“何况前番,周不疑夜袭蒋干,斩杀楚国秘使之后,我们不得不站在曹魏一边。士颂对我们的态度如何,我们也根本不知道。”
“若是我们盲目投他,结果他根本不接受我们,那时候,我们既得罪西凉联军,又得不到楚国的支援,岂不是只能枯坐等死?”
韦康苦着一张脸,再次埋怨起周不疑。“都是那周不疑做的好事,关中被夺,我陇右诸郡,已经和他曹魏断了连接,他还非要逼着我们得罪士楚。”
自家主公如此失态,杨阜一时之间,也不好多说什么。
倒是赵昂急切道:“我现在担心的倒不是楚国士颂,以大人在陇右的仁德名望,那士颂多半不会对大人动手。那长安令仓慈不就两次投降,都被士颂接纳了吗?”
赵昂这话,其实还是有问题的,仓慈当时情况特殊,哪里是他们陇右现在的情况可以对比的。
但赵昂也确实看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太守大人,西凉联军败回,从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