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土断与商(下)(1 / 3)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2600 字 1天前

种粮之事,你等为之,休要打搅老夫。」寿春城东渺水之畔,孙佐对随从摆了摆手,然后继续听面前一老说话。

老姬絮絮叨叻,脸上还带着点异。

虽然口音很难懂,要人,但孙佐还是很感兴趣,随后拿起一个蚕茧,仔细看着,问道

这下不用老姬说了,陪同翻译的官员直接答道

孙佐说道。

椎树、树,各个地方叫法不同。

其实何止青州、淮南,东吴那边都有过这种野蚕,只不过未必吃这种叶子了孙佐感慨道

他转过头,对一名年轻子侄说道。

肥水东岸传来一阵浓烈的喊杀声,吓了孙佐一跳。

定晴望去,原来是银枪中营的士卒被拉到八公山操练。

孙佐地说了句

孙佐又看向侄子孙松,问道。

孙佐脸一正,道

孙松目瞪口呆。

孙佐嘿嘿一笑,若无我力经营,羊夫人焉能如此受宠?

他很快便与老妪作别。临行之前,给了人家一匹绢作为报酬,

淮南、江南是比较落后的,几乎见不到品相这么好的绢帛,一匹足够老用很久了。

吃罢午饭后,孙佐又走了几处,随意问询。

孙松跟在后面,不停地记录。

而就在这种记录中,一个庄园的雏形便展现了出来。

八月二十日,孙佐回到了寿春,少府少监曹疑也抵达了此处。

此人六月还在平城,两个月后就来寿春打前站,端地卖力。

不过,他见到早上起雾,便有些疑忌,怀疑这是瘴气。

杨宝站在船头,大笑道。

说话间,轻舟已顺着黎浆水拐入了芍陂。

陂中已有十余艘舟船,每船载有二三十名兵土,皆挎刀持弓,严阵以待。

曹疑看了,不由得有些紧张。

杨宝说道

他手一指,道

曹问道。

杨宝说道

杨宝满不在乎地说道

曹疑无言可对。

杨宝说道

曹疑仔细看着烟波浩渺的芍陂。

依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概只能屯田五千顷。

如果能妥善修治陂池、灌渠,则能增至万顷。

芍陂最多能灌溉的农田应该不会超过二万顷。

但这已经很惊人了。

按照天子的计划,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而这种能充分灌溉的农田收成往往很高,按五千顷计,初期一年都能积累五百万斛粮,耕作个几年后,还能大大增加。

有此粮草,定然能支持大规模的战争,在淮南地区攻城略地并非没有可能。

却不知道南朝督淮南军事的是谁了,今后几年,他不会有安生日子过的。

八月二十二日,曹疑回到了寿春,立刻开始撰写奏疏,发往洛阳。

******

秋雨浙浙沥沥,洗净了洛阳的尘埃,

政事堂内,丞相王衍拿起一封信,仔细看了好几遍。

王衍叹了口气,将信件放下。

侨郡土断,从长远来看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这事怎么看怎么小家子气。

昔年刘弘镇荆州,来了不少流民,他直接开禁山泽。山泽不够,将张昌之乱后产生的荒地授予流民。所有流民户口尽数编入本州、本郡。

但到了江东那里,却必须置侨郡了,是何道理?

当然,江东情势复杂,他不好随意妄言,但王导辛苦裱糊,他却能政令通畅,两相对比之下,心中还是很舒爽的,

王衍喊住在旁边整理档籍的令史,问道。

王衍一听,挥了挥手,示意他知道了。

起身到廊下欣赏了片刻秋雨后,王衍又慢悠悠